實驗室廢棄物該如何處理
1. 前言
廢棄物,包含的種類繁多。從實驗室排出的廢棄物,主要為列于附錄中的物質。排放這些廢棄物時,受到政府頒布的各項法令的限制。特別是化學物質,由于考慮到它會以某種形式危及人們的健康,所以從防止污染環境的立場出發,即使數量甚微,也要避免把它排放到自然水域或大氣中去,而必須加以適當的處理。
通常從實驗室排出的廢液,雖然與工業廢液相比在數量上是很少的,但是,由于其種類多,加上組成經常變化,因而最好不要把它集中處理,而由各個實驗室根據廢棄物的性質,分別加以處理。為此,廢液的回收及處理自然就需依賴實驗室中每一個工作人員。所以,實驗人員應予足夠的重視,疏忽大意固然不對,而即使由于操作錯誤或發生事故,也應避免排出有害物質。同時,實驗人員還必須加深對防止公害的認識,自覺采取措施,防止污染,以免危害自身或者危及他人。
本章所敘述的,是對實驗室設計的廢棄物中,以列于防止水質污染法的有害物質為對象,提出一些處理方法示例。然而,這里所敘述的方法不是萬能的,也可能由于廢液的組成不同而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效果。并且,隨著各地處理設施或所要求的條件的不同,也可有各自不同的處理方法。因此,對于各有關研究機構來說,若已有確定的處理標準,應按其進行;而若有新的更合理的處理方法,則應將其正確使用,進而自己也必須保持高度的熱情,研究出更合理的處理方法。
2. 收集、貯存一般應注意的事項
1).廢液的濃度超過表4?1所列的濃度時,必須進行處理。但處理設施比較齊全時,往往把廢液的處理濃度限制放寬。
2).最好先將廢液分別處理,如果是貯存后一并處理時,雖然其處理方法將有所不同,但原則上仍如表4?1所列的方法,將可以統一處理的各種化合物收集后進行處理。
3).處理含有絡離子、螯合物之類的廢液時,如果有干擾成份存在,要把含有這些成份的廢液另外收集。
4).下面所列的廢液不能互相混合:
?、龠^氧化物與有機物;②氰化物、硫化物、次氯酸鹽與酸;③鹽酸、氫氟酸等揮發性酸與不揮發性酸;④濃硫酸、磺酸、羥基酸、聚磷酸等酸類與其它的酸;⑤銨鹽、揮發性胺與堿。
5).要選擇沒有破損及不會被廢液腐蝕的容器進行收集。將所收集的廢液的成份及含量,貼上明顯的標簽,并置于安全的地點保存。特別是毒性大的廢液,尤要十分注意。
6).對硫醇、胺等會發出臭味的廢液和會發生氰、磷化氫等有毒氣體的廢液,以及易燃性大的二硫化碳、乙醚之類廢液,要把它加以適當的處理,防止泄漏,并應盡快進行處理。
7).含有過氧化物、硝化甘油之類爆炸性物質的廢液,要謹慎地操作,并應盡快處理。
8).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棄物,用另外的方法收集,并必須嚴格按照有關的規定,嚴防泄漏,謹慎地進行處理。
?、陔m然是有機類廢液,但也含有列于無機類廢液的物質,如果無機物質的濃度超過列于無機類該項濃度時,該廢液應另行收集。
③有機類廢液的濃度系指含水廢液的濃度。
3. 處理時一般應注意的事項
1)實驗室建設規劃.隨著廢液的組成不同,在處理過程中,往往伴隨著產生有毒氣體以及發熱、爆炸等危險。因此,處理前必須充分了解廢液的性質,然后分別加入少量所需添加的藥品。同時,必須邊注意觀察邊進行操作。
2).含有絡離子、螯合物之類物質的廢液,只加入一種消除藥品有時不能把它處理完全。因此,要采取適當的措施,注意防止一部份還未處理的有害物質直接排放出去。
3).對于為了分解氰基而加入次氯酸鈉,以致產生游離氯,以及由于用硫化物沉淀法處理廢液而生成水溶性的硫化物等情況,其處理后的廢水往往有害。因此,必須把它們加以再處理。
4).沾附有有害物質的濾紙、包藥紙、棉紙、廢活性炭及塑料容器等東西,不要丟入垃圾箱內。要分類收集,加以焚燒或其它適當的處理,然后保管好殘渣。
5).處理廢液時,為了節約處理所用的藥品,可將廢鉻酸混合液用于分解有機物,以及將廢酸、廢堿互相中和。要積極考慮廢液的利用。
6).盡量利用無害或易于處理的代用品(參照附錄表6),代替鉻酸混合液之類會排出有害廢液的藥品。
7).對甲醇、乙醇、丙酮及苯之類用量較大的溶劑,原則上要把它回收利用,而將其殘渣加以處理。
4. 無機類實驗廢液的處理方法
4.1 含六價鉻的廢液
注意事項
1).要戴防護眼鏡、橡皮手套,在通風櫥內進行操作。
2).把Cr(Ⅵ)還原成Cr(Ⅲ)后,也可以將其與其它的重金屬廢液一起處理。
3).鉻酸混合液系強酸性物質,故要把它稀釋到約1%的濃度之后才進行還原。并且,待全部溶液被還原變成綠色時,查明確實不含六價鉻后,才按操作步驟中從第四點開始進行處理。